在艺术的长河中,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,在于其能够反映时代精神,同时又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。
此次“向经典致敬”的艺术报道,我们特邀著名砚雕艺术家谢荣先生,深入探寻谢荣先生与砚雕之间的深厚渊源,展现他在砚雕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卓越成就。通过他的视角,我们将探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,感受砚雕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谢荣先生的砚雕文化世界,领略他作为砚雕文化传承者的非凡风采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推动砚雕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。
谢荣,广东封开县人,中共党员,高级工艺美术师,2008年创办“天砚轩”,2010年创办“端宝名砚”。【任职经历】现为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、端州区端砚协会副会长、肇庆市古玩鉴藏协会副主席、肇庆市端协会理事、肇庆市工商联会会员、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会员。从事工艺雕刻和艺术理论研究多年,传统艺术理论丰富,擅长于利用天然石品进行创作,多种雕刻手法并用,作品天趣与人艺相结合,雅俗共赏,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性,集观赏和收藏价值于一体。《王子砚》、《祖国砚》、《仙翁垂钓砚》是其代表作。【获得荣誉】老坑作品《王子砚》在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。砚雕作品《南山聚贤砚》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“国艺杯”金奖。砚雕作品《明月松间照砚》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“国艺杯”金奖。砚雕作品《福如东海砚》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“国艺杯”金奖。端砚(坑仔岩)作品《风声水起砚》荣获第五届(2016)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“巧夺天工金马奖”金奖。端砚(麻子坑)作品《麒麟吐宝砚》荣获第五届(2016)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“巧夺天工金马奖”金奖。端砚老坑作品《根深蒂固》荣获2018中国工合一带一路艺术文化节暨手工艺大师精品展“工合杯”。是中国砚都肇庆砚界的砚艺新秀。
《砚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·谢荣》
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砚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,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。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,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伴侣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而谢荣先生,作为当代砚雕艺术的杰出代表,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,将一方方朴实无华的砚石雕琢成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。
谢荣,广东封开县人,高级工艺美术师,中华传统工艺大师,中国砚都肇庆砚界的杰出代表。他从事砚雕创作四十年,以深厚的传统艺术理论和精湛的雕刻技艺,为端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的“天砚轩”和“端宝名砚厂”更是成为了端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。
一、端砚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
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,具有1360多年的历史。它不仅是文房四宝之一,更是集书法、绘画、诗词歌赋和雕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。谢荣品认为,端砚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优良的石质和独特的石品花纹,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。端砚的石质温润细腻,呵气可研墨,磨墨细无声,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。同时,端砚的雕刻工艺精湛,艺人根据石材的天然纹理和色泽进行创作,形成了独特的“因石构图”“因材施艺”的雕刻风格。
二、谢荣品的砚雕艺术
谢荣擅长利用天然石品进行创作,其作品天趣与人艺相结合,雅俗共赏。他的代表作《王子砚》《南山聚贤砚》《明月松间照砚》等,多次荣获国内外工艺美术金奖。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端砚的传统风格,还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识,使端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三、传承与创新的思考
谢荣不仅是技艺精湛的砚雕艺术家,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。他通过砚雕艺术,将中国悠久的砚文化传承下去,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。谢荣强调,砚雕艺术是刀在石头上跳舞,难度极高。他认为,砚雕的优劣不在于雕刻题材的选择,而在于雕刻整体是否出新、结构安排是否合理、瑕疵掩盖是否巧妙。他主张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鼓励年轻艺人吸收西方艺术精华,大胆实践与创新。
四、对未来的展望
在新时代文化复兴背景下,谢荣先生呼吁端砚行业要抓住机遇,以大国工匠精神推动文化创新。他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实践,挖掘砚文化的新内涵,让端砚这朵传统工艺之花开得更加绚丽。
谢荣先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考,不仅为端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,也为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。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品,更是文化的载体,值得我们去欣赏、学习和传承。